Esther :為父母打開的下一道門
發布時間: 2015/09/16 16:15
最後更新: 2015/09/16 18:54
年紀愈大,愈發現人生充滿變數,每一個轉變都會成就無數精彩的可能。
正如我從沒想過,自己會花那麼多時間專注在小朋友的發展。雖然我非常喜歡小孩,自己也有兩名,起初只為更好照顧他們,放下我熱愛做的青年事務,以為從此就是師奶一名,要捨棄很多照顧年輕人的時間,以及我喜歡的創意搆作,並收拾起經常為工作「腦震盪」的心情,決定「閉關」湊仔。
為了要娛樂我兩個豆丁,開始和有孩子的朋友一起定期在家親子小聚,當時是我還是新手媽媽,對Playgroup沒有任何概念,幸得有位外國媽媽好友幫忙 ,介紹我們當時香港還未流行的messy play,利用剃鬚膏、麵粉、樹枝樹葉、紙皮、鞋盒、沙、泥、水和冰等常見又簡單的東西,變化成不同的玩意,不單止兒童玩得瘋狂又開心,媽媽們也十分享受這種沒有章法的玩意,重拾童年無拘無束的歡愉。
並且更讓我們明白到,孩子原來透過觸感更容易吸收學習。
這道理其實也非常簡單,任何東西只要你花時間觸碰過,在腦海也會留下印象,對於幾歲以下的小子,讓他接觸不同的物料,感受不同的感覺,給予遼闊的思想空間和很多自由玩樂的時間,反而比那些經常上滿興趣班的孩子更能引發更多創意和興趣。
並且孩子的活動可以有很多變化,隨手撿來的廢物,已經可以成為小孩藝術品的材料;一條長長的繩子,打結即可變成大家一起開動的火車;幾塊紙皮,小朋友已會砌成他們喜歡的窩心居。
當你細心思想,會發覺這些玩意也不太特別,其實只不過是復古,重活以往我們沒有很多玩具的簡單童年。
本以為要做師奶照顧小孩而「閉關」,原來上天悄悄地為我開了另一道門。 湊仔生涯不單啟發我有更多想法,發掘更多小朋友喜歡的活動,「腦震盪」細胞也即時蠢蠢欲動,昔日創作的熱情再次燃起。
養兒育女雖然要很多犧牲,但卻灌注了更多新靈感,不只在兒女的玩意上,對於培養他們成長以及自己的生命生活也有另一番體會。
這些經歷,不單豐富了我,更令我願意成為自己兒子的老師,開始了一個關心父母與孩子的Go Kids社群。由在家簡簡單單的親子小聚,演變成今天充滿整個體育場館的親子大家庭,原來在香港還有很多同路人,透過大家彼此交流和支持,分享我們為孩子所堅持的愉快學習生活,鼓勵更多育兒路上充滿掙扎的家庭。
雖然很多爸媽有了孩子後,總覺自己被困住,彷彿失去了自己。不過,要知道照顧小孩的階段只屬一個季節而已,生活的節奏與溫度最終都隨子女長大而改變,預備下一個生命季度的岀現。並且,成為父母後,對生命也開始改觀,也會作出不少改變,有些決定再進修,有些改變自己事業的方向,有些更放棄喜歡的工作去照顧自己子女,開展了從未遇上的新一頁,迎接一個新的季節的來臨。
生命總是充滿希望,各位辛勞的爸媽,只要忍耐一下,上天可能也正為你打開下一道你從沒有想過的大門。
全文刊於我家孩子不上幼稚園facebook,獲授權轉載。